歡迎造訪美帝亞陶瓷刀具網站

三年全國「消失」211家陶瓷廠504條線,多個品類價格猛跌超30%

發佈時間:2025-03-27點選:0

2020年,新一屆「陶業長徵」調查統計出了一組驚人的數據:短短三年時間,全國淨減少211家陶瓷廠、504條生產線,縮減幅度達到了全國陶瓷廠、生產線總量的15%。 

這是怎樣的概念?要知道全國第一大建陶產區“廣東”,2020年僅有174家陶瓷廠;全國第二大產區“福建”,2020年也僅有435條生產線。

如果再比較2014年巔峰時期的產能數據,六年間全國淨減少297家陶瓷廠、861條生產線。

除此之外,還有一組難以具化的資料更加怵目驚心。 2017—2020三年時間內,透過併購、拍賣、租賃等方式易主及重新被盤活的陶瓷廠數量,保守統計亦超過了15%,有的陶瓷廠甚至多次轉手。也就是說,過去三年,僅有不到70%的陶瓷廠安然健在。

陶瓷業洗牌之劇烈,達到了近20年之最,如果說過去的陶瓷廠是一家家的退出,那麼現在的很多陶瓷產區,是一個工業園、一個工業園的消失。數據顯示,過去全國(大陸地區)僅有北京沒有陶瓷廠,而現在沒有陶瓷廠的省份,全國(大陸地區)已經達到了4個,分別是北京、西藏、青海、海南。

「煤改氣」、環保高壓、政策迭代、經營不善等是陶瓷廠退出的幾大重要原因。


市場需求萎縮,或許是陶藝最大的誤判

最近幾年,大量的腰部、尾部陶企營業收入急劇下滑,業界總營收亦大幅萎縮。業界普遍認為,這是產能極度過剩、市場需求萎縮、產品嚴重滯銷所致。

市場需求真的萎縮了嗎?

我們先來看一組房地產數據。 2010—2019十年間,無論是商品房銷售面積,還是全國房地產開發房屋新開工面積整體上均呈現增長態勢,並沒有任何跡象能夠表明,消費端對瓷磚的需求量呈現下滑之勢,甚至從數據反饋的資料來看,下游房地產市場依舊繁榮,勢必需求更多的磁磚。

再來看看鄉村市場的變化,雖然沒有官方數據能夠直觀反映農村市場對瓷磚需求的增減變化,但在過去的2011—2020十年間,我國屋面瓦(西瓦、青瓦)生產線及產能持續增長,說明農村新建及翻新房屋的增量較大。對於這款重度依賴農村市場的建陶產品而言,如果農村市場需求萎縮了,何來生產線及產能的連年增長,更何況中國的城鎮化建設依舊如火如荼。

透過對近三屆「陶業長徵」全國陶企數量、生產線數量及瓷磚產能規模的數據對比,雖然陶企數量、生產線數量大幅減少,但如果拋開外牆磚、廣場磚等戶外用磚,室內磚的產能並沒有明顯萎縮。

外牆磚由於高空脫落,造成人員、財物損傷的現象時常發生,受各大城市「限制高樓貼磚」的政策影響,外牆磚品類遭遇了災難性打擊——對比2014年的產能數據,六年間全國外牆磚由589條生產線、647.65萬㎡日產能驟降至313條生產線、337.89萬㎡日產能,年產能縮減近10億平方米。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2017年我國陶瓷磚日產能年比2014年減少107.575萬㎡,迎來近20年以來的首降,但鮮為人知的是,2017年我國僅外牆磚日產能年比2014年就減少了167.77萬㎡。

這意味著,拋開外牆磚品類,其它類陶瓷磚產品產能規模在2017年達到新的巔峰,同比2014年不但沒有縮減,日產能反而還增長了60.195萬㎡。

2020年新一屆「陶業長徵」調查資料顯示:年比2017年我國陶瓷磚日產能由4,396.025萬㎡,再次下滑到3974.315萬㎡,縮減了421.71萬㎡。但如果剔除外牆磚品類,其它陶瓷磚品類日產能僅減少了276.075萬㎡,萎縮幅度為7.16%。

表面上看,2017-2020三年間,我國室內用瓷磚(除去外牆磚)日產能首次遭遇萎縮,但僅僅一個廣東產區在過去的三年間就因“煤改氣”、“環保提標」等政策因素,磁磚日產能減少231.62萬㎡;山東臨沂亦因為環保整治、退城入園、「煤改氣」等政策因素,在過去三年磁磚日產能減少116.7萬㎡。

換而言之,過去三年,僅僅因為「煤改氣」、環保等政策因素,廣東省和山東臨沂的瓷磚日產能就縮減了348.32萬㎡。對比之下,其它未受產業政策影響的陶瓷產區,在過去的三年時間內,室內用瓷磚(除去外牆磚)日產能總體上仍是微幅增長的。

綜上種種數據表明,無論是瓷磚市場需求,還是室內用瓷磚(除去外牆磚)產能規模均沒有明顯的萎縮或減少,產能過剩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緩解。 2020年,廣東陶瓷因為「煤改氣」導致大量的生產線及產能退出,但此消彼長之下,刺激了江西、四川乃至山東淄博等其他產區銷售的火熱,以及瓷磚產能的新一輪擴張。

產能之外,被忽略的價格猛跌

不過,2017年以來,陶瓷業大量的陶企、生產線退出,以及總營收大幅下滑亦是不爭的事實。

實際上,由於寬體窯、大產能生產線的大量技改運用,磁磚單線日產能不斷刷新。過去三年間,全國磁磚平均單線日產能已由2017年的1.47萬平方米提升至2020年的1.63萬平方米,平均單線日產能提升幅度為10.88%。

在總產能小幅下滑的現實背景下,磁磚單線平均日產能的提升,勢必會擠兌一部分落後產能的生存空間,這是過去幾年大批生產線退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據2020「陶業長徵」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河北省瓷磚平均單線日產能已達到驚人的3萬平方米,山東臨沂瓷磚平均單線日產能亦高達2.8萬平方米。且2020年,陶瓷企業技改建新線的熱度高漲,全國新建、技改生產線超過110條,以大產能生產線居多。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內,還有大量產能落後的老線將被淘汰退出。 

產業總營收的持續下滑,最核心的原因或許是磁磚單價的猛烈下跌。一線品牌降維打壓、二三四線品牌價格戰愈演愈烈,這種「刺刀見紅」的激烈價格戰,使得許多品類價格下跌到有史以來的最低谷。

在「陶業長徵」調查過程中,有的產區800×800mm拋光磚已降至11元/片,600×600mm仿古磚不到5元/片,300×600mm瓷片2.7元/片…價格只有更低,沒有最低。

根據《陶瓷資訊》報初步了解,2017年有產區400×800mm規格中板價格高達10元/片,而2020年下跌到7元以內,跌幅超過30%;800×800mm通體大理石瓷磚2017年在很多產區還能賣到23-30元/片,而2020年就降到了16、17元/片,跌幅亦超過30%……


「傻子」都能賺錢的時代一去不返

自2014年「陶業長徵」以來,六年間全國淨減少297家陶瓷廠,每一家陶瓷廠背後都牽涉成百上千名從業者及家庭,殘酷的洗牌令人扼腕嘆息。

梳理這些退出的陶瓷廠,他們中的大部分擁有相同的特徵:一、企業發展滯緩,產品結構、產能規模在過去幾年沒有任何的調整變化;二、墨守成規,在消費需求與產業發展情勢已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背景下,對市場及產品升級的反應速度較慢;三、產品結構、通路結構單一,應對市場競爭的唯一手段是「價格戰」;四、思路老舊、創新乏力,企業發展後勁缺失,面對各項經營挑戰手足無措…

在產能激增、需求爆發式增長的年代,大量資本跨界進入陶瓷行業,只要有產能,“傻子都能賺錢”,但現在市場對陶企經營者的專業性要求顯然越來越高,一批「業餘玩家」囿於眼界和專業水平,逐步落後。

反差巨大的是,2020新一屆“陶業長徵”,《陶瓷資訊》報採訪了大量的陶企經營者、決策者,對於產區發展前景、企業未來方向等同樣的話題,優質企業看到的是希望與方向,並依計畫創新發展;日漸式微的企業滿腹牢騷與抱怨,看到的是產業夕陽,對於企業經營得過且過、聽天由命。

縱觀各大陶瓷產區,無論外部環境如何惡劣,總有一批優質企業能夠越做越強,發展速度與企業的健康良性,明顯優於同產區的其它企業。正如陶瓷產業當下的大洗牌,除了龍頭企業的高速擴張與增長,總有一批「黑馬」與獨角獸能閒庭信步,笑看當下。

此外,在2020「陶業長徵」調查途中,調查小組發現大量的中小型產區,因為缺乏產業配套、產品配套,再加之先天條件不足,導致發展空間捉襟見肘。新時期,陶瓷產區的洗牌同樣激烈,那些盲目招商引資,又缺乏科學合理規劃以及持續性政策扶持的陶瓷產區正在走向衰落和消亡。

陶業“換血”,龍頭企業進擊

當然,透過新一屆“陶業長徵”,我們也看到了建陶行業發展積極向上的力量:全行業產品創新及產品結構更加多元,特別是岩板的爆發式發展令世界為之側目;瓷磚的應用、設計與展示水平再次顯著升級;得益於持續的環保投入與治理,大部分陶瓷企業的廠區形象煥然一新;更多的陶企高擎「高品質發展」的大旗,在智慧化、綠色化、科學化的道路上邁出一大步…

從產業格局來看,經歷了過去幾年的洗牌迭代,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龍頭陶企、區域龍頭陶企的持續擴張與成長態勢,令人欣喜。

2019年,唯美集團營收首破百億元,成為陶瓷磚行業首家“百億陶企”,如果不出意外,2020年唯美集團營收依舊能夠突破“百億元大關” ,建陶業曾經遙不可及的“百億夢”,在這個劇烈的洗牌時代一朝實現,並且在未來五年內,新明珠、東鵬、歐神諾、蒙娜麗莎等頭部企業均有可能成為「百億級」陶企。

在2020年「陶業長徵」調查統計中,我們還看到唯美、諾貝爾、東鵬、歐神諾、蒙娜麗莎等一批龍頭陶企仍在大肆跑馬圈地;屋面瓦龍頭-九方瓦業在2020年一口氣新建兩大生產基地6條線,形成全國7大生產基地19條生產線的產業佈局;江西華碩陶瓷集團、太陽陶瓷集團、瑞陽集團同樣在2020年透過新一輪的產能佈局,闊步邁向「30億級」。此外,還有一批表現亮眼的「獨角獸」企業,如大角鹿超耐磨大理石瓷磚獨闢蹊徑、彎道超車,佈局新基地,實現產能新擴張……

在產品品類方面,中板、地舖石、岩板、功能磚等新品類層出不窮、花樣百出,品類劃分進一步細化,為延伸產業邊界與開闢新的應用空間提供了新的助力,一批創新陶企抓住新機遇,發力新品類,奠定了新的江湖地位,企業經營扶搖直上。

創新一小步,發展一大步。 2020年「陶業長徵」不僅再次重新梳理了全國陶瓷磚產能概況,更密切關注了全國1155家陶瓷廠的經營百態。整體看來,陶瓷產業入門門檻逐年提升,陶瓷企業、從業者均迎來大規模的「換血」——大量故步自封、暮氣沉沉的企業及從業者,被創新、活力、專業的新銳力量和實力勁旅取而代之,生存空間日漸收窄。

適者生存、優勝劣汰,不只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更是近些年陶業劇烈洗牌的真實寫照。

(文章轉載自陶瓷資訊)
 

標籤:

快速連結
廈門市美帝亞生物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市美帝亞生物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地址:Room 406, No. 388 Qishan Road, Hul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聯絡我們
  • 電話:86-15396283716
  • 電子郵件:1617844001@qq.com

版權所有 © 2011 陶瓷刀具廠,陶瓷刀具廠商,陶瓷刀具公司,陶瓷刀具製造商,陶瓷刀具價格,陶瓷刀具電話,陶瓷刀具OEM middia 保留所有權利。XML map

頂部